合筑云顶部店招

BIM设计

编号:
202004231011296
销售价:
¥0.00
市场价:
¥0.00
  • 月销量: 0
  • 评分数: 0
  • 评分: 0.0
数量: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珠江帝景
电话:
010-58637271

服务介绍

1、服务内容

1.1 全专业建模

1.1.1 目的和意义

各专业模型构建宜在正式施工图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使其满足施工图设计阶段模型深度要求;使得项目各专业的沟通、讨论、决策等协同工作在基于三维模型的可视化情境下进行,为碰撞检测、三维管线综合及后续深化设计等提供基础模型。

1.1.2 数据准备

1) 正式施工图纸。

2) 施工图阶段的模型交付标准。

1.1.3 操作流程

1) 收集数据,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2) 正式施工图设计阶段的各专业模型,达到施工图模型深度,并按照统一命名原则保存模型文件。

3) 将各专业阶段性模型等成果提交给建设单位确认,并按照建设单位意见调整完善各专业设计成果。

1.1.4 成果示意

1.2 碰撞检查

1.2.1 目的和意义

对于工程项目采用BIM技术进行碰撞检查有着明显的优势及意义。在此过程中可发现大量隐藏在设计中的问题,这些都是在传统的单专业校审过程中很难被发现。BIM模型将所有专业放在同一模型中,对专业协调的结果进行全面检验,专业之间的冲突、高度方向上的碰撞是考量的重点。模型均按真实尺度建模,传统表达予以省略的部分(如管道保温层等)均得以展现,从而将一些看上去没问题,而实际上却存在的深层次问题暴露出来。土建及设备全专业建模并协调优化,全方位的三维模型可在任意位置剖切大样及轴测图大样,观察并调整该处管线的标高关系。BIM软件可全面检测管线之间、管线与土建之间的所有碰撞问题,并反提给各专业设计人员进行调整,理论上可消除所有管线碰撞问题。

1.2.2 数据准备

1) 各专业模型

1.2.3 操作流程

1) 收集数据,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2) 整合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电气等专业模型,形成整合的建筑信息模型。

3) 设定碰撞检测的基本原则,使用BIM 三维碰撞检测软件和可视化技术,检查发现建筑信息模型中的冲突和碰撞,编写碰撞检测报告及报告,提交给建设单位确认后调整模型。

1.2.4 成果示意

1.3 管线综合

1.3.1 目的和意义

三维管线综合的主要目的是基于各专业模型,应用BIM三维可视化技术完成建筑项目设计图纸范围内各种管线布设与建筑、结构平面布置和竖向高程相协调的三维协同设计工作,尽可能减少碰撞,避免空间冲突,避免设计错误传递到施工阶段。同时应解决空间布局合理。

1.3.2 数据准备

1) 各专业模型

1.3.3 操作流程

1) 收集数据,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2) 整合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电气等专业模型,形成整合的建筑信息模型。

3) 设定碰撞检测及管线综合的基本原则,使用BIM 三维碰撞检测软件和可视化技术,检查发现建筑信息模型中的冲突和碰撞,并进行三维管线综合。编写碰撞检测报告及管线综合报告,提交给建设单位确认后调整模型。其中,一般性调整或节点的设计工作,由设计单位修改解决;较大变更或变更量较大时,宜由建设单位协调后确定解决调整方案。对于二维施工图难以直观表达的造型、构件、系统等,建议提供三维模型截图辅助表达。

4) 逐一调整模型,确保各专业之间的碰撞问题得到解决。

1.3.4 成果示意

1.4 净空分析

1.4.1 目的和意义

竖向净空优化的主要目的是基于各专业模型,优化机电管线排布方案,对建筑物最终的竖向设计空间进行检测分析,并给出最优的净空高度。

1.4.2 数据准备

1) 碰撞检测和三维管线综合调整后的各专业模型。

1.4.3 操作流程

1) 收集数据,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2) 确定需要净空优化的关键部位,如公共区域、走道、车道上空等。

3) 利用BIM三维可视化技术,调整各专业的管线排布模型,最大化提升净空高度。

4) 审查调整后的各专业模型,确保模型准确。

5) 将调整后的建筑信息模型以及优化报告、净高分析等成果文件,提交给建设单位确认。其中,对二维施工图难以直观表达的造型、构件、系统等提供三维透视和轴测图等三维施工图形式辅助表达,为后续深化设计、施工交底提供依据。

1.4.4 成果示意

1.5 机电预留孔洞

1.5.1目的和意义

在工程施工图纸中墙体预留管洞往往设计未明确具体位置或不准,且要求施工单位提前结合各专业图纸进行结构预留洞埋设,考虑到工期紧、地下室管线综合布置复杂等因素、在有效的时间内完成管综排布及各穿墙套管预留定位工作难度非常大,这导致传统预埋预留管洞在后期的利用率差,项目施工往往采取后凿的方式

1.6 软件基础操作培训

在模型成果交付之后,组织业主方项目相关人员进行Revit软件基础操作培训,以实现模型成果在后续施工过程中的有效使用。

1.7施工阶段项目配合调整

根据设计阶段BIM成果:BIM模型及管线综合图纸,施工单位可进行项目管线综合实施管理,我方负责BIM模型移交技术交底一次;

以BIM设计阶段咨询服务成果为前置条件,对于现场问题进行阶段性交流、解决。对于现场甲方确认的变更洽商对模型修改调整(甲方正式下发工作联系单)并提供碰撞分析和修改建议。


2、模型内容及精度标准

2.1 模型内容

2.1.1 建筑专业

  • 楼板、屋顶、外墙、内墙、门、窗

备注:本项目中模型材质不表达。

2.1.2 结构专业

  • 基础底板、结构柱、结构梁、剪力墙、结构板

2.1.3 暖通专业

  • 送排风系统
  • 防排烟系统
  • 空调水系统
  • 相关机械设备(满足碰撞检查需求)

2.1.4 给排水专业

  • 生活给水系统
  • 污、废水系统
  • 雨水系统
  • 室内消火栓系统
  • 喷淋系统
  • 相关机械设备(满足碰撞检查需求)

2.1.5 电气专业

  • 强弱电线槽、桥架

2.2 模型精度

2.2.1 建筑结构专业

  • 模型应准确反映图纸上所含的建筑及结构构件信息 梁,板,柱,门,窗,剪力墙等。
  • 模型建模应符合文件夹和模型文件的命名规则。
  • 模型需全面反映图纸轴线标注信息,关于模型定位及项目基准点的设置。
  • 防火门、防火卷帘等。

2.2.2 机电专业

  • 建模范围是机电全专业,包括:空调、采暖、给排水、雨水、消防、强电、弱电、燃气。
  • 暖通(风):风管管道、管件、风阀、设备、仪表的位置及尺寸。
  • 暖通(水):管道、管件、阀门、设备、仪表的位置及尺寸。
  • 给排水:管道、管件、阀门、设备、仪表的位置及尺寸。
  • 喷淋:管径 DN50(包含)以上的管道、管件、阀门、设备、仪表的位置及尺寸。
  • 电气:强电、弱电系统桥架位置及尺寸。
  • 管道设备系统名称需按颜色区分。
  • 机电模型应符合文件夹和模型文件的命名规则。

服务评论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服务咨询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